打坐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打坐需要注意什么事项?很多人喜欢打坐,因为打坐后能给我们带来清静的感觉,打坐也是一种养生健身法,但打坐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的。一起来学习下打坐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情绪过于激烈的时候不要打坐
打坐时,心态会对打坐的效果起着很大的作用。任何东西不间断地去做的时候,都会形成一个习惯。为了让以后在打坐时有一个好的习惯,最好在情绪激烈的时候不要进行打坐。
有的人可能想了,打坐本身就能抚平各种情绪,为什么不能在情绪激烈的时候打坐呀?
因为我们平时在打坐的时候,是要求思想清静的。思想情绪过于激烈,不但起不到打坐的效果,还会形成一个打坐就情绪翻涌的习惯。这对于以后的打坐,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一般情绪激烈的时候,最好先自我抚平情绪,等自己的情绪彻底安静下来,再去打坐比较好。
当然了,打坐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时候思想翻涌,是会出现一打坐情绪就安静了。其实这是一种工夫的体现。云来想,即使能达到这个状态,平时在情绪激烈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要打坐。因为还涉及到打坐时的气息问题。
吃得过饱和过饿也不要打坐
吃得过饱最好不要打坐,因为吃得过饱,坐在那里会感觉撑得慌。同时,吃得过饱,身体机能都去消化食物了。我们外边看身体好像没什么动静,其实,胃里、肠道为了消化食物,产生的动作,可能比外表做剧烈运动还要激烈。
同时,太饿的话,心里老惦记着吃东西,是没有心思打坐的。身体的这些过激反应,都不适合于打坐要求入静的要求。
如果生病了,最好也不要打坐
如果人体生病了,身体会比平常虚弱。有的人听说打坐可以治病,就在吃药时也打坐。其实这是不对的。
打坐虽然能让身体轻松、愉悦,但是很多时候,并不能够代替医药的方法治病。如果生病了,一定要采取相应的办法医治。
大家可能听说过佛教的僧人们也有打坐的。他们打坐的工夫可以说很厉害了,可是当他们生病了,还是照样要吃药、医病的。
因为打坐时,特别是双盘,它的强度其实是很高的。如果身体过于虚弱,反倒会令病情加重的现象。所以,在生病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要打坐。等病情恢复了,再打坐比较好。
打坐时思想中不要带有求什么东西的想法
很多人打坐时,由于思想不能清静下来,就喜欢去想一些特定的东西。因为很多人都听说过打坐可以打通任督二脉或者有什么神奇的效果,于是在打坐中就希望自己能有那么大的本事。这种思想,其实就是想要求得什么东西。
因为打坐是要让思想清静,即使做不到清静,也不能胡思乱想的去想一些东西。因为过分的想要获得什么能力、本事,都属于妄想,是不对的。这些想法,直接会让自己与打坐的最终目的出现偏差。
一个人一旦习惯了怎么样去思考问题、想什么东西的时候,就很难去改变它。用修道的说法,这种现象就叫做“执著”,作为修道的人都是要去掉的。
在除了以上说的这些,我们还要注意打坐的时候,要选择比较干净的环境。不管是打坐前还是打坐后,都要让自己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同时,打坐的时间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为了增加打坐时间而去做出一些特殊的举动来。比如不能双盘,就可以选择单盘;只能打坐半个小时,不要非让自己去打坐一个小时等等。
无论打坐是为了身体健康也好,为了修行也好,我们首先要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再去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调养。目的与方法对了,行事才不会出现偏差。
一、追求定力
很多人说,打坐就是为了增加定力,所以在打坐时,一味地强调自己的定力。为了让自己的定力增强,他就找了一些方法,照着做。比如打坐时念经,念佛号。佛家在告诉人们念经、念佛号可以让人达到“制心一处”,心在念经、念佛号上时,就不会有妄想,也不会有分别心。
但是等到念经、念佛号时间长了,他发现想要定住越来越难。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念经、念佛号对于一般刚接触打坐的人来说,是一件“新鲜”事。人们对于新鲜事,往往能保持高度的兴趣,精神也比较容易集中进去。所以,在开始的时候,念经、念佛号能增强自己在打坐中的定力,是比较合情合理的。等到那种新鲜感一过,你想要再达到那种高度的集中精神,根本就不可能。然后各种杂念就会“乘虚而入”,使得你的定力逐渐下降。甚至于越念经,越难定住。
佛教讲的定力,并非是朝夕之功。想要自己的定力增强,在平时的生活中修行,就必不可少。也就是说,在平时,我们就要锻炼自己的定力。做事要专注,学习要专注。随着不断地在平时定力的增强,在打坐中,定力才会更强。生活中和打坐中不断地训练自己的定力,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否则,没有一个高强度封闭式的训练,想要就这样增强自己的定力,是不可能的。
二、追求境界
众所周知,打坐可以出现境界。修行人出现的境界,千奇百怪。有的人感觉身轻如燕,甚至轻到可以离地“飞”起来。有的则可以“看见”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而有的人,则能感受到菩萨的加被。不论哪一种境界,打坐的人都不能生出任何想法,始终让自己的心,处于一种无为状态。
有的人在打坐时,忽然生出一个念头,这个念头,解开了困惑他多少年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心结。他兴奋不已,但是妄念一动,境界又没了。在佛教看来,这就是通过打坐获得了智慧,能解开人许多解不开的结。虽然能达到这个目的,但是打坐的人,不能因此而产生执著。一执著,你的智慧就会退转。即使今天解开了这个心结,过不多时,又会出现其它的问题。你再想通过打坐来解开它,就不行了。
佛教中讲究“无念”,无论打坐中出现了哪种境界,都不要心生妄念,让自己的心,始终保持在无念状态。摄心为戒,由戒生定,因定发慧。它会形成一个由始至终,周而复始的循环。当你不断地生出智慧,就会不断地用它来收摄自己的诸多妄念,然后又会定住,然后再生智慧。如果中途产生出其它的东西,就会打乱这一循环,造成中断。
三、懂得持戒
刚才说了,能够让自己的心态平和下来,就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持戒。这里的戒,并不是要你什么都不做。而是在平时,要让自己的身心,始终保持在一个舒适的状态。
持戒最主要的,就是要注意修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我们吃什么东西,要注意,说什么话,也要注意。如果真的觉得自己修行了,可以适当地调整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平时工作不太累,可以吃点素食之类的。
众所周知,一个经常吃肉的人,他平时对于自己的各种欲望,也很难做到去控制。即使偶尔能控制好,但是长期下去,就根本不行。而修行是要长期让自己保持在清淡、平和的状态,所以,如果能够做到,不吃肉是最好的。在佛家的戒律中,不吃肉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戒律。
除了调整饮食,也要更改自己的说话习惯。一句良言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如果想要自己的定力增强,平时不要说些刺激人的话。如果没有绝对的必要,最好不要说谎。因为自己说的话,很多时候自己都会在心里回想。如果说了过分的话,不但刺激别人,也会让自己的心神,很难真正稳定下来。这样对于增强自己的定力,就会产生很大影响。
打坐入定是一个长期的修持过程。佛教中说如果一开始的时候就能定住,证明他有宿世的慧根,这种人天生适合打坐修行。但是天生慧根的人,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绝大多数的人,还是需要经过年深日久的修行,来达到增强自己定力的目的`。
打坐出汗是怎么回事
环境影响
打坐出汗有可能是由于打坐环境所影响的,打坐的时候最好是选择一个比较安静和凉爽的地方打坐,不然很难将心静下来。在一个比较闷热的环境下打坐,会让人觉得特别难熬和烦热,从而就导致了出汗。
心不静
由于我们打坐练得就是我们的心态,需要一个比较心平气和的心态,若是打坐点的时候心情比较浮躁,我们的精神方面就会比较紧张,会特别容易出汗,从而影响了打坐,尤其是对于打坐新手来说,需要调整好心态。
体温升高
我们在打坐的时候处于个静态的状态,但是其动作还是具有一定的作用,若是由于打坐动作造成了局部的血液不循坏的情况,那么这种情况会导致体温逐渐升高,从而导致机体出汗等现象。
打坐出汗好还是不好
好。
打坐出了汗是算好的,因为在打坐的时候我们人体处于一个静坐的状态,并且精神和身体都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而此时还出汗的话则说明打坐有了效果,体内的血液循坏加速,提升了身体的新陈代谢,具有一定的疏通经络的效果。
在中医的角度上来说,打坐的时候,全身处于松的状态,而静极生阳,体内的阳气在运转,不断与阴气交融,起到了很好的疏通身体的作用,而排出汗液正是体内的废物湿气排出的象征。
打坐的最佳时间
早上5-8点。
一般来说打坐的最佳时间在早上的5-8点这个时间段。因为人经过一整完的睡眠时间,身体在这个时间段是处于精神饱满的状态,大脑也得到了充足的休息,这时候打坐可以让我们得到休息的机体充分的活跃起来,并且让我们的大脑得到清醒,使注意力更加的集中。而且打坐可以调节人的身心状态,帮助我们更好的进入白天的工作状态。
打坐需要注意什么
不要空腹打坐
在打坐的时候最好是不要空腹打坐,打坐也算是一种静态运动,长时间打坐也会消耗能量,若是空腹打坐,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也不能长时间的保持打坐状态。
注意保暖
早上打坐的时候一般气温都比较低,这时候需要注意防寒保暖,最需要注意的是膝盖、腰部等比较容易受寒的地方,若是有条件的话,可以盖上一条毯子进行打坐。
【打坐需要注意什么事项】相关文章:
去爬山需要注意什么事项01-16
怀孕初期生活上需要注意什么事项01-17
打坐入定是什么感觉01-17
潜水有什么注意事项01-11
毛孔护理需要注意什么01-21
健身有什么需要注意01-15
床头挂画需要注意什么01-18
经常熬夜需要注意什么01-17
跳槽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01-13
为什么不能在床上打坐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