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急救常识
马拉松急救常识,马拉松是一项很锻炼人耐力和体力的一项运动,在进行马拉松比赛的时候就容易导致体力透支等现象,因此会出现一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等事故,来看马拉松急救常识。
马拉松急救常识有哪些
1.运动员“极点”现象
指在比赛中过程中运动员出现胸闷、气喘、动作协调性差、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困难、肌肉酸痛、速度减慢等现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极点”,“极点”的出现是人体由相对静止的状态转到剧烈的运动时,肌肉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而内脏器官的惰性较大,无法立即将其功能全部动员起来,充分供给肌肉营养物质,代谢产物——乳酸不能及时排除而堆积的结果。
当出现“极点”现象时,有系统训练的运动员通过适当降低跑速、多做几次深呼吸后,就能恢复正常,继续参加比赛。而未经过系统训练的.运动员或经过上述处理无法恢复正常的运动员应退出比赛,到就近的医疗站(点)接受治疗。
2.虚脱状态
比赛中如出现眼前阵发性发黑,严重憋气,有窒息感,周身出冷汗呈虚脱状态,应立即停止比赛,到就近的医疗站(点)接受治疗或向志愿者求救。
3.腹痛、小腿肚抽筋
一般发生在未经过系统训练的运动员,如出现上述情况经过自己简单处理无效者应退出比赛,到就近的医疗站(点)接受治疗或向志愿者求救。
4.肌肉拉伤、踝关节扭伤
应退出比赛,到就近的医疗站(点)接受治疗或向志愿者求救。
四、马拉松组委会医疗保障部提请广大医疗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观众注意:
一旦发现参赛运动员出现受伤及意外发生时,应采取以下措施,使运动员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
医疗志愿者:发现运动员意外伤发生后,根据运动员的伤情,轻伤员立即施救,并派员护送至医疗站、点进一步处置;重伤员就地安置进行初步处置,并将地点报告“120”;如运动员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同时,指挥周围群众维持秩序,拨打“120”电话报告发生地点。
青年志愿者:发现运动员意外伤发生后,立即对运动员帮助,轻伤员送至急救站、点;重伤员就地安置,拨打电话报告“120”,安排志愿者向附近的医疗站点及救护车求助医疗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观众,一旦发现参赛运动员出现受伤及意外发生时,能得到救治,使医疗急救有序、高效,提高医疗急救的效率。
上面就是对马拉松急救常识有哪些的介绍,我们平时多掌握一些这样的常识在身体出现问题的是就能及时的解决很改善了,另外平时在生活中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一定要长期的坚持,和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
预防
作为参赛者,应该经过规范训练并对自己身体状况清晰了解,并能赛前进行体检,尤其是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查筛选。在赛事过程中量力而行,及时识别危险的胸闷、胸痛、心律不齐征兆,控制比赛节奏。
赛道急救志愿者及急救医护人员应对一些出现心血管危险征兆的运动员提出警醒,必要时建议其终止比赛。
启动赛道急救反应系统
每100米一个急救志愿者、每1公里一个AED移动救护员、每1.5-2.5公里一个急救车团队及医疗点,再加上百名医师跑者在不同赛段跟随及参赛运动员相互救助意识的提高。
马拉松赛道心脏骤停的急救完全不同于社会上路边心脏骤停的无人问津。当赛道突发心脏骤停,第一时间识别并呼叫急救完全可以做到。
即刻心肺复苏
急救志愿者、医师跑者都经过急救培训,具备识别心脏骤停并第一时间开始心肺复苏的能力,即使是不做人工呼吸的单纯胸外按压,此时也同样有效。
快速除颤
马拉松相关心脏骤停,几乎均以室颤为首发,而室颤最有效的急救方式就是心肺复苏联合快速除颤治疗。整个马拉松赛道布置了40台AED,由移动骑行队伍携带,再加上36台急救车及医疗点的72部手动除颤器,可谓重兵集结。尤其是灵活的移动骑行队伍,让心脏骤停发生后3分钟实现除颤成为现实(在AED缺席的时代,这是马拉松急救最大的痛点)。
尽早的高质量基础支持
在经历2012年广马首赛的两例心脏骤停事件之后,广马急救车队伍全部换成广州120网络医院的专业院前急救队伍(具备院前急救经验同时也具备急诊危重症救护经验),其中不乏经验丰富的急救培训导师团队成员,这是8年来广州院前规范化急救培训打造的一支队伍,无论学历还是急救技能,综合素质和战斗力超强。
院前急救的设备也是精心准备,包括转运呼吸机及心肺复苏机的配置。可以保证高质量的基础生命支持,并在恰当时机实施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
夜鹰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比马拉松赛道上的急救力量更多、更完善、更有效率,这样的安全级别完全超越了医院。因为在很多医院,也不能保证医院的每个角落能实现1分钟按压、3分钟除颤以及如此强大密集的急救布置。
【马拉松急救常识】相关文章:
脱臼了急救方法有哪些02-23
吐酒后吐黄水急救方法03-05
母婴护理常识03-04
商务敬酒礼仪常识03-01
游泳安全小常识03-08
家居养猫的风水常识02-27
生活小常识妙招图片03-03
生活实用的小常识 03-05
实用的生活小常识大全03-05
实用的生活小常识作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