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场馆体现的“中国元素”
北京冬奥场馆体现的“中国元素”,冬奥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竞技水平最高的冬季综合性体育赛事,备受世界瞩目和期待。北京冬奥场馆体现的“中国元素”。
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国家速滑馆考察。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是北京赛区标志性场馆和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运营管理中融入更多中国元素,使之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成为展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靓丽名片。
从西汉开始,中国被称作“丝国”,中国丝织品大批运往国外,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两千多年后,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成为北京冬奥会的标志性建筑。建筑,是文化的表现,也植根于自己的历史脉络中,把握其高远之处、仰止所在,才能树立标志。
在冬奥的大舞台上,中国元素的融入,更诠释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两大冬奥村中心花园的设计从清代乾隆年间的名画《冰嬉图》中获得灵感,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冰上体育活动,同时在景观植物的衬托下,营造出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张家口赛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设计时参考的则是中国传统吉祥物件“如意”的造型;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采用了中华文化图腾“龙”的创意,16个角度、坡度不同的弯道,俯瞰下去正如一条蜿蜒的游龙盘踞在山脊之上……从这些建筑和设计中,我们能感受到文化自信厚积薄发的力量。举办冬奥会,为中国文化搭建了大舞台,在这舞台之上,我们每走一步都是那么惊艳、那么优美。
我们的文化自信有“根”,这个“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积淀。冬奥会会徽“冬梦”,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冬奥会火种灯以“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为灵感,设计新颖,将中国式的典雅融入火种灯的设计……回溯传统、聚焦当下,中国从容不迫地表达“自我”,让世界感受文化之美、领悟文化之韵,更能激发文化自信的深层力量。
中华文化是一个大富矿,需要不断从中挖掘、传承。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一个穿着冰晶外壳的“中国国宝”大熊猫,形象体现了冰雪运动与现代科技的跨界组合,有创新之美亦有匠心之美。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其设计灵感源于灯笼。“雪”象征洁白、美丽,“容”意即包容、宽容、交流互鉴,“融”代表融合、温暖、相知相融。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束之高阁的抽象理论,而是春风润物的生动实践。从小小吉祥物中,我们也能看到,人文之光烛照中华民族数千年,今天依旧给我们温暖和力量。
北京冬奥会将在立春节气开幕。立春,意味着新的轮回已经开启,和冬奥会口号“一起向未来”完美融合,这也许就是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一起奏响的春之乐曲。让“中国元素”闪耀冬奥舞台,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冬奥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竞技水平最高的冬季综合性体育赛事,备受世界瞩目和期待。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理念,“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这既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所作的庄严承诺,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愿望,更是展示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举办,不仅对中国意义非凡,而且对世界意义重大。
北京冬奥会传递着满满的世界情。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现代奥林匹克史上和人类文明史上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北京,是世界范围内目前仅有的“双奥之城”,是第一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也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的情况下,北京冬奥会如期举办,恰如阴霾中腾空而出的闪耀明星,将带给世界各族人民信心、温暖和希望,激发人类团结一致、战胜困难的决心,凝聚起共同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体现出中国的世界情怀和大国担当。
奥林匹克精神体现了“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传达的是超越民族、国家、种族、宗教以及性别的体育价值观,强调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对不同人群的尊重。这同中国倡导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高度契合,与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同向,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致。
北京冬奥会洋溢着浓浓的中国味。冬奥会的冰雪体育竞技不只是一种运动形式,更是一种文化,是全人类智慧、追求的集中展现,是一种跨越地域、种族和语言的对话。如果说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是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次密切结合,那么2022年北京冬奥会则是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元素完美契合的再度呈现。
细细体味,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每个细节都巧妙地融入了中国元素,寄托着中国人民对神圣奥运的美好愿望。“冬梦”“飞跃”的会徽设计,是中国汉字、中国书法与冬奥会、冬残奥运动的完美结合;“冰丝带”“雪飞天”“雪飞燕”“雪游龙”“雪如意”等场馆的命名,寓意悠远;张家口赛区跳台滑雪S形赛道的造型,是从如意、玉佩、飘带等中国传统文化形象元素中萃取而来;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是以熊猫和灯笼为原型设计创作。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丰富的形式、智慧的内涵以及多彩的风格,是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
2022年冬奥场馆不仅是实现冬奥竞赛与观赛的重要场域,而且交出了当代先进科技力量赋能冬奥赛场的“中国答卷”,展现了科技奥运与人文奥运相融互鉴的新图景。在国家速滑馆建设中,首次将二氧化碳临界制冰技术应用于速滑场地筑冰,实现了碳排放几乎为零的绿色制冰效果,打造出一条世界上“最快”的“冰丝带”。
体育强,国家盛。伴随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举办,冰雪运动必将在中华大地上广泛普及,全民参与冬奥盛事将蔚然成风,推动我国早日实现体育强国梦。
“心中这个梦,从来未改变。北京欢迎你,我们北京见。”近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推广歌曲《我们北京见》推出“世界冠军版”MV,朗朗上口的旋律、诗意大气的歌词,配以叶乔波、邓亚萍、申雪等55位世界冠军的豪迈之声,向全世界发出北京之约。
奥运会是体育和文化共同的盛会。从火种灯设计到场馆建设,北京冬奥会的每个环节无不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承载中华文化的内涵,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今天,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20天,让我们尽享文化盛宴,共襄冰雪传奇,期待新的中国奥运时刻。
冬奥“中国风” 匠心设计闪耀文化之光
中式石桌石凳、仿古红色大门、年味十足的红灯笼……在已经进入赛时闭环管理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里,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比比皆是。北京冬奥会将在大年初四开幕,在“北京故事”的展厅里,对联、福字、兔儿爷等年味十足的物件也让人目不暇接。
冬奥会不仅是运动健儿展现体育精神的舞台,更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契机。“中国式浪漫”正通过冬奥会的窗口,向每一个关注者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种欢迎仪式现场。来源:北京冬奥组委
当冬奥会火种由雅典运至北京时,以“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为灵感设计的冬奥会火种灯就曾引发网友热议。长信宫灯出土于本届冬奥会赛区之一的河北,是闻名中外的珍贵文物。火种台的造型设计也借用传统青铜礼器——尊,并体现“承天载物”的理念。
本届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冬残奥会的会徽“飞跃”,把汉字“飞”幻化成一个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运动员形象,寓意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最终达到目标,定格了运动员超越自身、激励世界的体育精神。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来源:北京冬奥组委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说,会徽代表了北京冬奥会的愿景,把中国的美好展现给全世界,用独特的方式把现代与传统融合在一起。冬残奥会会徽令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激动不已”,他表示,北京冬残奥会会徽是一个蕴含着残奥会的精神的标志,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体育图标设计是历届奥运会的“规定动作”。30个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图标,以霞光红为底色,寓意着日出东方,代表着热情和希望。透过刀锋所体现出的书法笔意与方寸间的高妙布白,将书法与镌刻相结合,传达跨越千年的悠久传统与生动神韵。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图标。来源:北京冬奥组委
“体育图标既是运动项目符号,也是文化符号,可以让大家深切地感受到冬季运动的热情与活力,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力与美。”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副部长高天说。
彩练当空舞 中国元素绽放冬奥赛场
作为一座城市的名片和地标,冬奥会场馆无论是在赛时还是赛后,都将成为城市重要的文化、体育等活动的交会地。雪飞天、雪游龙、雪飞燕……本届冬奥会,许多场馆都有一个亲切的中国昵称。它们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大国风范和魅力,同时也充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让中国元素在冬奥舞台绽放。
首钢滑雪大跳台又称“雪飞天”,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是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唯一的一个雪上竞赛场馆,它以敦煌壁画形象“飞天”为设计原型,寓意在空中飞翔。
“雪飞天”夜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盟工作室供图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采用了中华文化图腾“龙”的创意,16个角度、坡度不同的弯道,俯瞰下去正如一条蜿蜒的游龙盘踞在山脊之上,被形象地称为“雪游龙”。
被称为“雪飞燕”的是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在“王次仲落羽化山”的传说中,海陀山为大鹏鸟落下的羽毛变化而成。“雪”是冬奥元素,“飞燕”是吉祥之鸟,“雪飞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场馆和项目的特点,是冬奥文化和传统文化在延庆赛区的精彩诠释。
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也完美地将中国文化融入其中。场馆外墙由玻璃制作的22道装饰条,寓意“北京2022”。丝带外立面透明的玻璃体上装饰着宛如冰晶的白色花纹,仿佛披上了一件晶莹剔透的冰雪外衣,将冬奥文化与“谁持彩练当空舞”的中华之美融为一体。
中国元素不仅体现在各处场馆设计细节中,即将参赛的运动员也北京冬奥为契机,或体验、或融入中国文化。以花滑项目为例,在北京冬奥赛季,中国风的曲目备受队员们的青睐。
中国双人滑组合彭程、金杨选择了电影《夜宴》的组曲作为自由滑伴奏曲目,男单选手金博洋的短节目曲目则重新启用了平昌冬奥赛季的《卧虎藏龙》。
在解释选曲原因时,金杨表示,中国风是“首选”,“这个赛季的自由滑曲目我们首选中国风,在经过了很多次的沟通和协调后,最终选择用《夜宴》的音乐。想通过自己的演绎来传递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共筑冰雪梦 多彩活动点燃冬奥热情
2022年1月6日,“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暨第22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在北京开幕。表演艺术板块以“线上+线下”的形式为观众奉献上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62台演出,视觉艺术板块将以丰富的形式、精美的内容让“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更加异彩纷呈。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本届“相约北京”活动结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将以体育为纽带、以文化为载体,坚持线下线上融合、演出演播并举,营造喜迎冬奥、参与冬奥、共享冬奥的浓厚氛围。
不仅是北京,全国多地均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拥抱冬奥、筑梦冰雪。
“冰雪·双城·盛会——从1202到2022”展览现场。国家文物局供图
“冰雪·双城·盛会——从1202到2022”主题展览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遗址开幕。展览以时空对话的形式,系统展示太子城建造、宋金时期社会生活、各民族融合发展、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历史,讲述“双城”故事,传播中华文明,助力北京冬奥。
在黑龙江,“迎冬奥享冰雪”民间艺术主题展开幕。剪纸作品《冬运·风采》以冬奥会运动项目运动员剪影为主体,展现运动员拼搏奋斗精神。鱼皮粘贴画《猎归》《冬钓》注重挖掘北方渔猎民族冬季民俗,运用新的艺术创作手段,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除了精彩纷呈的线下活动之外,随着冬奥会的临近,一批冬奥题材、冰雪运动题材影视剧也开始热播或待播。作为传播度和接受度都相对较高的宣传载体,影视作品的宣传无疑是让冰雪运动走进大众视野的好方式。
1月9日,电视剧《超越》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该剧聚焦冬奥重点项目“短道速滑”,讲述了短道速滑小将陈冕凭借热爱和意志,从初创青岛队的队员成长为国家队运动员,最终站上了北京冬奥会赛场的励志故事。
据介绍,所有年轻演员进组之前先上训练场,体能、基本功、陆地训练、上冰演练,高强度训练只为了塑造的人物真些、再真些。“没有流量明星,只有合格演员。”导演张晓波说。
白雪镜天地,冰心凝世界。北京冬奥会将在立春节气开幕,“万紫千红总是春”,让我们迎着春天的脚步一起向未来,让世界借助冬奥会这一窗口,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感受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
【北京冬奥场馆体现的“中国元素”】相关文章:
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01-11
北京冬奥会颁奖元素01-07
北京冬奥会场馆赛后将对外开放01-13
北京冬奥会场馆最大程度使用了夏奥会遗产01-13
北京冬奥会中国队参赛情况01-14
北京冬奥会中国冰壶女队参赛名单01-14
北京冬奥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中国队名单01-14
冬奥会场馆100%使用绿电全面实现碳中和01-13
北京冬奥都有哪些“黑科技”01-08
细数北京冬奥火炬“飞扬”的黑科技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