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麻豆的功效与作用禁忌,麻豆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一种食物,有的地方喜欢用酱料腌制麻豆,而且麻豆的药用价值也是很高的,使用也很广泛,以下了解麻豆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功效作用
1、麻黄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麻黄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麻黄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麻黄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麻黄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2、麻黄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金匮要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3、麻黄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药性论》
4、麻黄治太阳病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伤寒沦》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5、麻黄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坚积聚。《本经》
6、麻黄治病疮疱倒者:麻黄(剪去节)半两,以蜜一匙同炒良久,以水半升煎,俟沸,去上沫,再煎,去三分之一,不用滓。乘热尽服之,避风,伺其疮复出。一法用无灰酒煎,但小儿不能饮酒者难服,然其效更速,( 本草衍义》)
7、麻黄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
8、麻黄治风痹荣卫不行,四肢疼痛:麻黄五两(去根节了,秤),桂心二两。上捣细罗为散,以酒二升,慢火煎如汤。每服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茶匙,频服,以汗出为度。(《圣惠方》)
9、麻黄治伤寒热出表,发黄疸:麻黄三两,以淳酒五升,煮取一升半,尽服之,温服汗出即愈。冬月寒时用清酒,春月宜用水。(《千金方》麻黄淳酒汤)
10、麻黄主五脏邪气缓急,风胁痛,字乳余疾。上好唾,通腠理,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别录》
11、麻黄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麻黄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麻黄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
12、麻黄散赤口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纲目》
13、麻黄治腹痛,下痢,疝气,目疾及感冒。《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14、麻黄泄卫中实,去营中寒,发太阳、少阴之汗。《珍珠囊》
15、麻黄对关节疼痛有效。《现代实用中药》
16、麻黄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短:麻黄(不去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生用)各等分。为粗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五片,同煎至一一盏,去滓。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局方》三拗汤)
17、麻黄治气喘,干草热,百日咳,气管支炎等。《科学的民间药草》
18、麻黄治鼻窍闭塞不通、香臭不闻,肺寒咳嗽。《滇南本草》
19、麻黄通九窍,调血脉,御山岚瘴气。《日华子本草》
20、麻黄用于水肿而兼表证:麻黄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
21、麻黄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喂粥。(《伤寒论》麻黄汤)
食用方法
1、麻黄散
组成:麻黄(蜜酒炒)、蝉蜕(焙)、升麻(酒炒)、牛蒡子(炒)
用法:上为末。水煎服。
主治:疹出不速。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2、麻黄散
组成:麻黄(去根、节)300克、款冬花(去芦、枝、梗)、诃子皮(去核)、甘草(?f)各150克、肉桂180克(去皮,不见火)、杏仁(去皮、尖,麸炒)90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好茶3克,同煎至120毫升,食后及夜卧时服。如半夜不能煎,可用药末入茶和匀,开水送下。
主治:咳嗽喘急,痰涎壅塞,坐卧不安,心胁疼胀;兼治伤风咳嗽,膈上不快。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3、麻黄散
组成:升麻(酒洗)、麻黄(蜜酒同炒)、人中黄、牛蒡子(炒)、蝉壳(去土足翅)。
主治:毒气拂郁于内,疹子淹延不出,毛孔尽闭,皮肤干燥;严寒之时风邪袭肺,玄窍为寒所闭,痧疹不得出,目微红,泪汪汪,鼻塞喘嗽,咽肿。
用法:水煎服。
论述:《古方选注》:蜜酒炒麻黄温卫发汗,酒炒升麻入营开泄温风,佐以人中黄清解温热,使以牛蒡、蝉蜕祛风出疹。
来源:《痘疹全书》。
4、麻黄散
组成:麻黄3分、防风3分、芎半两、防己半两、附子(炮)半两、人参半两、芍药半两、黄芩半两、甘草(炙)半两、桂心半两、石膏3两、杏仁20粒、羚羊角屑1两。
用法:上为末。每服4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竹沥1合半,生葛汁1合,同煎7分服之。
主治:风痱。
禁忌:忌生冷、酢滑、猪牛马驴肉、蒜、麦、酒。
来源:《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
5、麻黄散
组成:麻黄1两(去根节)、芎1两、川升麻1两、防风1两(去芦头)、汉防己1两、桂心1两、羚羊角屑1两、酸枣仁1两、秦艽半两(去苗)。
用法: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入竹沥1合,更煎1-2沸,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中风。口面斜,筋脉拘急。
制法:上为散。
来源:《圣惠》卷十九。
6麻黄散
组成:麻黄1两半(去根节)、防风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秦艽1两(去苗)、葳蕤1两、葛根1两半、独活1两半、汉防己3分、芎3分、白鲜皮3分、牡丹3分、石膏1两、桑寄生1两、甘草3分(多微赤,锉)、黄芩1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加淡竹沥1合,更煎2-3沸,分温2服,每日3-4次。
主治:伤寒阴阳痉病,头痛壮热,百节酸疼,吐逆闷绝,口噤,腰背反张,手足强直,肉热脉数。
来源:《圣惠》卷十。
7、麻黄散
组成:麻黄1两(去根节)、防风1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芎1两、桂心1两、犀角屑3分、前胡3分(去芦头)、赤芍药3分、人参3分(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用法: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偏风,手足不遂,失音不语,口眼斜。
来源:《圣惠》卷二十一。
8、麻黄散
组成:麻黄1两(去根,锉)、防风3分(去芦头)、桂心半两、当归3分、川升麻3分、槟榔1两、犀角屑3分、赤茯苓1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风毒脚气,顽痹无力,言语謇涩。
来源:《圣惠》卷四十五。
9、麻黄散
组成:人参、茯苓、黄耆(蜜炙)、龙骨、牡蛎(煅)、麻黄根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用法:每服1钱,以水半盏,加生姜、大枣,煎至3分服。
主治:小儿盗汗日久,口干烦渴,消瘦少力。
来源:《普济方》卷三九○。
10、麻黄散
组成:麻黄1两1分(去根节)、羌活1两(去芦头)、黄芩3分(去皮)、细辛(真华阴者,去叶)半两、黄耆半两(蜜炙)。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5钱,以水2盏,煎至8分,去滓温服。持续3-4服。有汗慎风。
主治:历节。
来源:《本事》卷三
11、麻黄杏仁饮
组成:麻黄、桔梗、前胡、黄芩、陈皮、半夏各3克、杏仁、细辛各2.4克、防风2克、甘草1.2克
用法: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主治:太阳病,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咳嗽,脉浮紧。
来源:《医学入门》卷四。
12、麻黄根汤
组成:麻黄根2两、牡蛎(烧赤)1两半、黄耆(锉)1两、人参1两、龙骨1两、枸杞根皮2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3钱匕,以水1盏半,加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产后虚汗不止。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
13、麻黄阳和汤
组成:熟地30g、肉桂(去皮,研粉)3g、麻黄2g、鹿角胶9g、白芥子6g、姜炭2g、生甘草3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痈疽阴证,其人营血本虚,寒凝痰结,患处漫肿无头,酸痛无热,皮色不变。
来源:《外科全生集》
14、麻黄桂枝汤
处方:柴胡(三钱)、芍药(二钱半)、桂枝(去皮、一钱半)、甘草(炙、一钱半)、黄芩(一钱半)、半夏(一钱三分)、人参(一钱)
主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有恶寒,表证未解者。
用法: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大枣二枚,煎至一钟,食远服。
来源: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15、麻黄桂枝汤
组成:麻黄30克(去节)、甘草9克(炙)、桃仁30个(去皮、尖)、黄芩15克、桂枝9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候发前温服。
功效:发散血中风寒。
主治:疟病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无汗,发于夜间者。
来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16、麻黄白术汤
组成:麻黄9克(去节)、桂枝6克(去皮)、甘草3克(炙)、杏仁6克(去皮、尖)、白术12克
用法:上五味,用水9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250毫升,去滓,温服150毫升,覆被取微汗。
功效:发汗解表,散寒除湿。
主治:外感寒湿,恶寒发热,身体烦疼,无汗不渴,苔白腻,脉浮紧者。
1、方中以麻黄开汗孔以发汗,杏仁利气,甘草和中,桂枝从肌以达表。又恐大汗伤阴,寒去而湿不去,故加白术健脾生液以助除湿气,在发汗中又有缓汗之法。《古方新用》
2、方中用麻黄汤祛风以发表,即以白术除湿而固里,且麻黄汤内有白术,则虽发汗而不至多汗,而术得麻黄并可以行表里之湿,即两味足以治病。况又有桂枝和营达卫,助麻黄以发表;杏仁疏肺降气,导白术以宣中;更加甘草协和表里,使行者行,守者守,并行不悖。《成方便读》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五
17、麻黄定喘汤
组成:麻黄(去节)2.4克、杏仁14粒(泡,去皮、尖,研)、厚朴(姜制)2.4克、款冬花(去梗)、桑皮(蜜炙)、苏子(微炒,研)各3克、甘草(生炙)各1.2克、黄芩、半夏(姜制)各3.6克
用法:上药水煎,去滓。以生银杏7枚,捣烂入药,绞去滓,乘热服之。去枕仰卧,暖覆取微汗。
功效:宣肺平喘,清热化痰。
主治:寒包热邪,哮喘痰嗽,遇冷即发。
方论:本方证系寒邪外束,热壅于内,肺失宣降所致。方中麻黄宣肺平喘,黄芩、桑白皮清降肺热,苏子、杏仁降气化痰,厚朴、半夏宽中理气,燥湿化痰,款冬花润肺止咳,甘草和中缓急,银杏敛肺定喘。诸药合用,俾痰热内消,寒邪外解,肺府清而喘逆自止。
18、麻黄膏
组成:麻黄20斤(去根,净,捣碎,用水3斗,慢火煎浓汁如膏,入后药末)、白附子4两、川乌头4两、两头尖(即竹节江乌,草乌亦可,以豆腐煮过用)4两、川芩4两、川当归4两、何首乌(去皮,不可用铁刀,只用竹刀切片用)4两、防风(去芦)4两、荆芥穗4两、白术4两。
制法:上为末。入麻黄膏和匀,作饼如古钱大,晒干或阴干,纸包吊在透风处,勿使黑。
用法:每服1饼,葱汤化下,使汗出,密室内服。
主治:风气痹木,半身不遂,手足瘫痪不仁,或走注疼痛,历节等症。
来源:《活人心统》卷一。
19、麻黄丸
组成:麻黄(去节)2分、细辛2分、甘草2分(炙)、款冬花3分、柴胡3分、紫菀3分、茯苓3分、百部3分、枳实(炙)3分、贝母5分、大黄5分、黄芩4分、杏仁6分(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乌豆大。
用法:4-5岁儿每服20丸,每日2次,稍加之。
主治:小儿咳嗽,经年不愈,喉鸣喘。
出处:《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婴孺》。
20麻黄升麻汤
组成:麻黄7.5克(去节)、升麻3.5克、当归3.5克、知母2.5克、黄芩2.5克、萎蕤(一作菖蒲)3克、芍药2克、天门冬2克(去心)、桂枝2克(去皮)、茯苓2克、甘草2克(炙)、石膏3克(碎,绵裹)、白术2克、干姜2克
用法:用水2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入余药,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每次相隔约1--2小时。汗出愈。
主治: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吐脓血者。
来源:《伤寒论》。
21、麻黄附子细辛汤
原方组成: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
原方用法: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组成:厚朴25克、麻黄20克、石膏20克、杏仁20克、半夏半升20克、五味子10克
用法:上药,以水3碗,先煮麻黄,去沫,纳诸药煎取大半碗,温服,早晚各一次
功效:宣肺降逆,化饮止咳。
主治:咳而脉浮者。证见咳嗽喘逆,胸满烦躁,咽喉不利,痰声漉漉,苔白滑。
提示:治疗哮病发作期寒包热哮证,应首选的方剂是厚朴麻黄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22、麻黄生姜汤
组成: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五倍子2两、甘草(炙)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80枚、淡竹叶(切)1升、石膏(研)6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
用法:每服6钱匕,以水2盏,煎取1盏,去滓温服,每日3次。
主治:肺气喘急。
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23、麻黄苍术汤
组成:麻黄3克、桂枝1.5克、杏仁10个、草豆蔻1.5克、半夏1.5克、炒曲3克、苍术6克、橘皮3克、泽泻3克、白茯苓3克、猪苓1.5克、黄耆0.9克、炙甘草0.6克
用法:上药哎咀,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主治:寒湿所客,身体沉重,腰痛,面色萎黄。
来源:《东垣试效方》卷六。
24、麻黄茱萸汤
组成:麻黄、羌活各1.5克、吴茱萸、黄耆、升麻各0.9克、黄芩、当归、黄柏、藁本各0.6克、川芎、蔓荆子、柴胡、苍术、黄连、半夏各0.3克、细辛少许红花少许。
用法:上锉碎,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食后服。
主治:胸中痛,头痛,食减少,咽嗌不利,右寸脉弦急。
出处:《兰室秘藏》卷下。
25、麻黄醇酒汤
组成:麻黄1把。
主治:大汗出入水,而致黄汗,身体四肢微肿,胸满不得汗,汗出如黄柏汁。伤寒热出,表发黄疸。
用法:以酒5升,煮取2升半,可尽服,汗出愈。
来源: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千金》卷十。
26、麻黄黄芩汤
组成:麻黄(去节与根)半两、黄芩(去心)半两、炙甘草半两、桂2钱半。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1两,以水3盏煎服。
来源:《洁古家珍》。
主治:太阳经疟,夜发昼愈。
用药禁忌
麻黄用药禁忌方面暂时没有资料(待添加)
麻豆的食用方法
1、用料:黄豆若干、大蒜若干、子姜,生姜也可一两片、新鲜花椒,干花椒也可 一把、小米辣二至四个、凉白开一壶、密封饭盒一个。
2、麻豆的做法:黄豆用冷水泡一晚,等它泡大,放入锅中用开水焯一下,不用很久,水沸腾之后倒进去焯三四十秒钟即可,焯水是要烫死黄豆的胚芽,避免最后在凉白开浸泡的时候发芽了,毕竟不是要发豆芽。
3、小米辣,姜,大蒜全都切小粒;
4、焯水后的`黄豆捞出放入密封饭盒,把切好的小米辣,大蒜,姜全都放进去,还有别忘了点睛的新鲜花椒也要放进去,然后倒入凉白开,淹没所有食材,盖上盖子,等待一个星期的时间,麻豆就做好啦。
麻豆有什么好处
豆科冬麻豆属直立常绿灌木植物,高40-50厘米,稀可达1-5米。幼枝黄麻豆绿色,后变成黄褐色,树皮灰黑色。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5枚,长1-2.5厘米,宽3-5毫米,狭长圆形,顶端钝或近急尖,两面被灰白色短柔毛3-5月开花,花数朵生于枝的顶端,花萼钟状,萼齿5,短,钝三角形;花冠黄色; 旗瓣倒卵形或圆状倒卵形或近于肾形;翼瓣近于长圆形,基部具长爪;龙骨瓣舟形,基部具长爪。荚果长6-9厘米,宽8-12毫米,被灰白色短柔毛 随着互联网购物的发展,平面模特这样一行业向着互联网发展,并且有了新的名词“麻豆”,是模特英文名"model"的音译。
生境分布
生于海拔3000-3300米的干旱石山坡或砂砾地或河滩沙地中。分布于西藏。 随着互联网购物的发展,平面模特这样一行业向着互联网发展,并且有了新的名词“麻豆”,是模特英文名"model"的音译。
同名泡菜
麻豆应该是一种泡菜,开席时摆上桌子,极不起眼,却是一道程序,如川菜要摆一碟泡菜,上海菜要摆一碟马兰头,粤菜要摆一碟花生米,神农架菜系里面有这么一碟麻豆。麻豆的原料是黄豆,用泡菜坛子泡,佐料有花椒、生姜、大蒜和辣椒,以花椒为主要佐料,加以老泡菜水经久浸泡,泡出一坛酸麻的神农架麻豆。
麻豆是酸麻的标志物,往往在麻豆中间,夹杂着颗粒细小,色泽青灰的花椒,我初始以为它是麻椒,在松柏镇乡间的农家老门户品饮时,问过郑联合秘书长它是花椒还是麻椒,郑联合秘书长说,是花椒。
用很多的花椒,加姜蒜和辣椒一起以老泡菜水泡之,就获取了麻豆。麻豆开胃生津,拿筷子夹一二粒入口,细细一嚼,酸鲜的麻豆触及味蕾,满口生津,喝白酒的中途嚼了,又有解酒之效,再不经意嚼着了花椒,麻麻的,有酸味的的铺垫,复合出的麻酸味爽极,实在是佐酒佳品。那老门户,户主是中年山民,有个响亮的名字叫赵英雄,他就将他的农家院子做餐馆, 随着互联网购物的发展,平面模特这样一行业向着互联网发展,并且有了新的名词“麻豆”,是模特英文名"model"的音译。
【麻豆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相关文章:
菠萝功效与作用禁忌12-24
藕的作用与功效禁忌12-25
银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12-29
香蕉干的功效与作用禁忌12-22
新鲜银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12-29
甜石榴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12-26
喝蜂蜜水的作用与功效与禁忌12-25
樱桃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及禁忌12-28
菠萝蜜干的功效与作用禁忌12-28
生葵花籽的功效与作用禁忌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