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育儿主要指的是对0~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一个孩子还是胎儿的时候,他就能感受到母亲或外界环境的种种影响,如悦耳或刺耳的声音,母亲安详或焦虑不安的情绪、动作和心跳。小编整理了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相关信息如下,希望对各位网友有所帮助。
1、找出孩子不安的原因
造成孩子不安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可能是害怕父母的抛弃,也可能是害怕自己独处时寂静的氛围,或许是害怕身边未知的事物。要想从根本上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找到造成他们不安的原因,从而安抚孩子,协助孩子重建安全感。对此,家长可以尝试与孩子沟通,一起去探讨令他缺乏安全感的原因,也可以从孩子日常生活、游戏、劳动活动、学习活动中去发现。但是,家长们需要记住一点,不管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都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接纳他,即使是你觉得这个不安的原因是多么的可笑。
2、融洽的家庭关系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触的生活环境,是孩子最初性格形成关键因素。孩童的安全感与家庭氛围及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愉快、轻松的家庭氛围以及民主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而充斥矛盾、压抑的家庭氛围及权威式的教养方式会直接导致孩子的安全感缺乏。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孩子在面对父母的不良情绪和家庭矛盾时,都有强烈的无助感和恐惧。因此,父母应尽力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在教育孩子时以引导代替惩罚,以便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平和的`家庭情感空间。
3、充分的陪伴
父母除了要为孩子提供融洽的家庭氛围外,还要给孩子充分的陪伴。孩子安全感缺失,可能是对看不到父母,对父母是不是爱自己是不是会离开自己,感到不确定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尽量多的陪伴孩子,利用休息日去郊游或进行其他的亲子活动。在不能陪伴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进行,例如视频、通话等,定期定时,形成比较稳定的规律,让孩子有所期待,知道父母会定时陪伴他。
4、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
家长不能欺骗孩子,对于不能陪伴的理由,要实话实说。由于工作的原因,许多父母不得不离开孩子,以至于许多家庭里每天都会上演“生死离别”的戏码。有的家长为了成功离开,会对孩子说“妈妈离开一会儿马上就回来”。也许成人知道这只是一个离开的借口,但孩子会把这句话当真,认为妈妈真的会马上回来。当他们一次次的等待,一次次的失望之后,就会对这句话、对妈妈失去信任,甚至会觉得是不是下次妈妈离开就再也不会回来了。因此,如果父母有事情不得不离开孩子,无需隐瞒,直接将自己离开的原因以及要回来的时间告诉孩子就可以了。而且,回来之后也有及时的与孩子打招呼。当然,除此之外,父母在其他方面也应该做到言出必行,不要欺骗孩子。
5、帮助孩子融入团体
孩子安全感的建立除了来自于父母一方之外,还来自于其对团体的归属感。之前小懿接触过一个4岁的小男孩,只要妈妈一离开他的视线他就会不停的哭闹,这导致孩子无法向其他小孩一样进入幼稚园。实际上,孩子这种过于依赖父母的现象就是其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现。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之外,还要学会适当的放手,帮助孩子融入到集体中去。在开始的时候,家长可以选择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然后慢慢脱离出来,让孩子自己玩,最后在与孩子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后放手让孩子去玩,以此帮助孩子建立相应的群体归属感和安全感。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相关文章:
如何帮助孩子渡过依恋期01-20
如何帮助孩子形成好性格01-20
弄丢孩子的安全感如何找回来01-15
如何帮助宝宝学走路01-19
孩子的安全感来自母亲价值感来自父亲01-15
如何引导孩子走路01-23
孩子应如何科学饮食01-25
如何纠正孩子依恋奶奶01-23
如何让孩子爱上吃饭01-23
孩子的性格如何培养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