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的成长规律和特点
婴幼儿的成长规律和特点,每个阶段的小孩子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孩子的健康才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了解生长规律才知道各个阶段要注意什么,以下分享婴幼儿的成长规律和特点。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从出生到一周岁的婴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表现为体重从出生时的平均3kg增至1岁时的9kg以上,身高从50cm增至75cm,头围从34cm增至46cm,上臂围从11cm增至16cm等。
婴幼儿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肾脏等尚未发育完善,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和对代谢产物的排泄能力较低。因此,膳食组成、烹调方法及餐次等应顾及其生理特点。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1、婴幼儿生长发育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年龄越小体格增长越快。生后6个月内生长最快,尤其在出生3个月内。
2、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各系统发育快慢与不同年龄生理功能有关。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
3、婴幼儿生长发育一般遵循由上到下,有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如运动是先抬头,后挺胸,再会坐,站和走;先抬臂和伸臂,后控制双手的活动;先控制腿,再控制脚的活动等。
4、生长发育在一定范围内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因此婴幼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应考虑各种因素对个体的影响。
婴儿的每一个进步,都和家人有着很大的关系。对于宝宝的发育家长要了解每一个阶段的变化,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保证宝宝的健康。婴儿虽小,但是对于外界的变化是感觉的,家长要给宝宝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宝宝在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中茁壮的成长。
新生儿期(从出生到生后28天)
特点:机体柔软,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成熟,平均每天睡眠长达20小时。易发生窒息,溶血,感染。
护理要点:加强保暖、喂养、清洁卫生、消毒隔离。
婴儿期(出生后到满一周岁)
特点:生长发育迅速,营养要求高,以主食为主,但消化功能差,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自身免疫力不完善(6个月易得病,6、7岁不再得病,因此我国7岁上学)易患感染性疾病。
护理要点: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合理营养,及时添加辅食;有计划地接受预防接种,完成基础免疫程序;重视卫生习惯的培养。
幼儿期(一周岁后到三周岁)
特点:乳牙逐渐出齐,食物转换但消化功能弱;语言、动作及思维发展迅速,活动范围扩大,但危险识别和自身保护力差,易发生事故;免疫力仍低,传染病发生率高。
护理要点:注意喂养逐渐过渡到成人饮食,培养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加强户外活动,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
1月——尝试抬头
2月——直抱能抬头
3月——能支起上身
4月——扶着能坐
5——会抓玩具
6——扶着能站
7——会坐
8——会爬
9——扶物能站
10——推车能走
11——会站
12——会走
1、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生长发育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3、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
4、身体各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统一协调的
5、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
6、每个儿童的发展有他自己的特点。
影响宝宝生长发育的原因是什么
一、遗传:遗传因素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如父母身材的高矮、皮肤的颜色、毛发的多少以及形态等,对子女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精神因素:专家认为得不到抚爱的儿童,由于体内分泌的生长激素比较少,故他们的平均身高可能低于同龄儿童。
三、营养:营养对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婴幼儿期需要合理的饮食结构,否则不但影响正常发育,而会影响日后的智能。
四、睡眠:儿童入睡后,脑垂体的前叶就能分泌出一种生长激素。如睡眠不足,生长激素就可能受阻,形成精神性侏儒症。
五、锻炼:利用自然条件进行体格锻炼对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发育水平和降低发病率有很大作用。日光、空气、水能促进新陈代谢、消化、吸收和血液循环,有利生长发育。
六、疾病:长期消化功能紊乱、反复呼吸道感染、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大脑发育不全等,对小儿生长发育都有直接影响。
七、环境和气候:人体学研究已经证明,秋季长重,春季长高。从地区来看,热带发育较早,寒带生长迅速。此外,合理的生活制度、清鲜空气、没有噪音和污染的环境,均有利于小儿体格和精神的发育。
【婴幼儿的成长规律和特点】相关文章:
简述婴幼儿发展的特点01-01
简述婴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01-13
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01-02
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01-01
婴幼儿生长发育具有以下特点01-03
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书籍01-02
0~3岁婴幼儿生理发展特点01-02
0-3岁婴幼儿各阶段特点01-02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特点01-01
荷花的特点和特性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