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宝宝必备的能力
幼儿园宝宝必备的能力,宝宝上幼儿园是第一次离开家里到外面去生活,这种情况有很多宝宝都是不适应的,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对应的能力,下面小编分享幼儿园宝宝必备的能力。
1、衣食住行:模拟情境让孩子学会“提要求”
教子难题:“宝宝,今天多喝点水,多吃点饭!”每天早上,在幼儿园门口,总能听到家长这样细心的叮咛。然而让家长不解的是,孩子回到家后,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叮咛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专家妙招:学会用“情境式教育”
幼儿的思维方式和成年人是不同的。孩子没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是因为他们还不具备将父母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动的能力,还不能掌握向老师主动提出请求的方法。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就需要创设一种情境,教会孩子在具体环境中模仿如何去做。例如,家长可以和孩子模拟在幼儿园吃午饭的场景,然后告诉孩子,如果你没吃饱,就可以举手说:“老师,我想再吃一点饭!”
孩子在幼儿园里“拉裤子”,往往也是家长没有运用“情境式教育”导致的。有的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在幼儿园里“拉裤子”,还故意将孩子大便的时间调整到晚上。
家长这种“宁可我帮孩子做,也不能让孩子自己做”的想法不可取。这不仅打乱了孩子的生物钟,而且还严重干扰了孩子基本生活能力的养成,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其实,家长只需要掌握情景式教育,设定问题情境,就能很容易地帮助孩子解决这些小问题。家长应该意识到,帮助孩子提高照顾自己衣食住行的能力,对3~6岁孩子来说,是生存、生活能力的基础。
2、交往能力:细心“诊断”科学帮助耐心等待
教子难题:“我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根本不说话,他时时刻刻抱着玩具熊,总是孤零零一个人呆着,真愁死人了!”“孩子特别‘独’,自己的玩具不给别人玩,还抢人家东西!”孩子入园后,交际能力方面的问题不断出现,“在家千日好,上幼儿园总有难题”成了多数家长的感慨。
专家妙招:试试“诊断式教育”
在家里的时候,所有的大人围着孩子转,孩子在人际方面的问题不突出;上幼儿园后,随着跟同龄人交往增多,问题就呈现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像医生一样“诊断”孩子的“病因”,与老师及时沟通,合力解决,而不是简单地归因为“咱的孩子就不喜欢上幼儿园”甚至干脆退园。
那些“不说话”的'案例实际上是往往因为孩子新转到一个幼儿园后出现自卑、孤独和不安全感。应根据这些个案进行针对性地引导,如:为孩子提供一个轻松的氛围,家长和老师可以“故意”不关注孩子“不说话”的现象,让他从“听”开始,然后变为“跟着老师思维走”,再到他突然有一天情不自禁回答老师的提问,接着,老师可以鼓励他每天为小朋友讲故事,成为受小朋友喜欢的“故事大王”。
面对孩子的问题,家长要耐心找出原因,然后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因势利导去解决。80后的父母有时候会有些极端,宠孩子的时候接近溺爱;发现孩子有问题,又急于解决,常常有情绪化的现象。家长要容许孩子出现失误,并给孩子一定的时间解决问题。如果家长觉得自己没有‘诊断’和解决能力,那么可以请经验丰富的幼教老师帮忙。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控制自己急躁的情绪,耐心等待孩子改善,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下结论’。
3、行为规范:转换方式提要求不如提“问题”
教子难题:“孩子总是把他的东西乱放,让他物归原位,他就像没听见,批评他也不管用。”很多家长发现,越要求孩子“有规矩”,孩子做得越不好,“是不是现在的孩子不好管了?”
专家妙招:把要求转化为问题
“家长喜欢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而且希望孩子立即就执行。但是别忘了,您面对的是小孩子,他们不喜欢接受指令,你越批评,他们越逆反。聪明的家长需要学会把自己的要求转化为和孩子一起解决的问题。”李淑英建议道。
举个例子,当你希望孩子的书柜整齐有序,那么从摆放图书时起,爸爸妈妈就应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参与到规范化管理中来。“宝宝,你看,这本书应该放在哪儿?你给妈妈出个主意好吗?”“书看完了,咱们把它放回哪儿去呢?它原来是在哪个位置的?”提出问题,让孩子自己解决,孩子不仅乐于参与,而且得到表扬时还会很有成就感。
最忌讳的就是家长当着孩子的面,一边指责孩子把家里弄得很乱,一边自己费力收拾。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习惯了这种模式,对批评不痛不痒,对父母的辛苦无动于衷。
宝宝幼儿园不合群怎么办
第一步:观察宝宝的同学
在晚上接孩子时,故意多让孩子在幼儿园玩一会,密切注意一个或几个看起来容易接近,宝宝又不反感的小朋友。
第二步:了解宝宝的想法
在回家路上,和宝贝轻松地聊一聊那几个小朋友,如“你的班上有没有一个梳小辫的小女孩呀?她叫什么名字呀?”如果孩子和家长的信任感足够好,此时应该聊得很开心。
第三步:解锁社交新方法
如果孩子愿意社交,但不知道方法,家长可以根据情况每天告诉宝贝一个社交的小妙招,如:打招呼、教宝宝一个小游戏、请求一起玩等,慢慢打开孩子的社交圈子。
第四步:制造社交的环境
家长们还可以组成“亲子游小组”,让宝贝们在有妈妈的情况下自由玩耍,这样宝贝就可以卸下防备,尽情地去和其他宝贝一起玩耍了。等宝贝和其他孩子玩熟了,这些小朋友就成了宝贝在幼儿园的“种子朋友”了。
第五步:及时与老师沟通
宝贝在家中和幼儿园的表现不一致,归根结底是家庭和幼儿园的环境差异较大造成的。因此,家长需要多和老师沟通宝贝的情况,并尽量营造“家校一致”的规则和环境,这样也有利于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
如果只重视知识学习,忽视了亲社会行为的教育与引导,则会导致幼儿发生自私、孤僻、任性、缺少同情心等问题,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长此以往,则会导致缺乏朋友、缺乏社会认同,失去立足社会的基本能力。
【幼儿园宝宝必备的能力】相关文章:
怎样培养宝宝独立能力03-02
提高宝宝数字能力的小游戏02-25
宝宝选择什么幼儿园好呢03-01
宝宝涂鸦的好处02-27
几类早教益智绘本1岁宝宝必备03-04
宝宝在幼儿园究竟要学会哪些本领03-07
宝宝喂奶的正确姿势03-07
宝宝腹泻的处理办法03-04
宝宝喂奶的正确方法03-03
生宝宝前的症状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