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健身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中年人健身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中年人健身运动迫在眉睫,平时就应该有选择得进行锻炼。但是不少人可能不具备基本运动常识,容易犯一些错误。看看中年人健身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中年人健身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小编总结了几点,希望对你有所启示。
中年健身不怕晚,就怕不坚持
很多人都在担心,中年人健身是不是已经晚了?日前,美国密西西比大学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发表在《运动医学与科学》季刊上的一项研究给出了答案:中年健身不仅不晚,而且刚好。这项研究显示,40岁到65岁的中年人是预防端粒缩短的“黄金时代”。所谓端粒,是人体染色体的顶端,先前有研究表明,端粒的长度与寿命有关,运动的人端粒缩短风险低。
40岁以后,人的生理机能大不如前,骨量丢失、肌肉质量和重量下滑、心肺功能也开始走下坡路,冠心病悄悄找来,45岁-59岁还是心源性猝死率急剧上升的时期,所以,过了40岁多锻炼身体有益无害,并且关键在于长期坚持。
中年健身方法多,就怕选择错
当然,中年锻炼也要结合年龄特点,坚持量力而行和全面兼顾的原则。首先要用运动对抗“中年发福”,因为肥胖会给心脏供血带来极大的负担,甚至导致高血脂、高血压等。
就锻炼方式的选择而言,如果膝关节没有损伤,体重没有超标,最好的运动方式是慢跑或交替快慢跑,这样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新陈代谢,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如果膝关节有损伤疼痛或体重超标,最好选择散步或游泳。另外,还要重视储存肌肉,因为人体肌肉的储存量会影响到血液循环、骨骼健康等方面。
就运动强度和频率而言,一般保持一周3到5次比较适宜,每次运动强度不必太大,如果是日常运动,发现自己有呼吸急促、心跳加剧,心脏有“咚咚咚”响的感觉,说明差不多已经到运动最大强度了。这时最好将运动放缓。锻炼不是竞技,不能咬着牙硬扛。
有人以为,日常生活中的体力活动就可以代替锻炼了,其实不是这样的。虽然有体力活动当然比不活动要好,但锻炼是有针对性的,特别是当发生了颈腰椎的退行性改变,医生会建议您注意一些姿势,采取一些针对性的锻炼,因此锻炼是必需的。
中年健身练肌肉,就怕不练腿
人过中年,肌肉力量逐渐减弱,腿部表现最明显。如果腿部力量减弱,关节稳定性受到影响,人的反应性下降,最容易出现摔倒,一旦发生骨折,将引发一系列的新毛病。
人的运动能力主要取决于腿部,虚弱的腿部会使人逐渐失去锻炼的能力,从而加快健康损耗,使健康难以维持。另外,血液循环依靠血管输送到全身,但遍布全身的毛细血管中充盈着的大量血液,要借助肌肉的收缩力才能运回心脏,特别是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的小腿到脚的部位,离心脏距离最远,如果腿部肌肉不发达,收缩力不足,就不能有效压迫血管促使血液上行顺利回到心脏,因此,锻炼时一定要牢记练腿。
中年练腿,下蹲、半蹲、深蹲、健步蹲等,都是可以的。但如果膝关节在劳累后、登山后、上下楼梯后等出现过疼痛,还是踮脚跟更安全有效。双足并拢,提起脚跟,坚持10-15秒,然后慢慢放下,再提起,再放下,如此反复15-20次为一组,每天5组以上,坚持两周就有收获。
中年健身有讲究,就怕不科学
暴走伤膝盖 长程暴走,中老年人的半月板最受伤。一是不间断地摩擦软骨,容易引起炎症出现水肿;二是骨关节也有使用年限,无论身体条件多么好,骨关节都存在老化和功能退变的问题。
“不运动健康没有保证,运动过量或方式不当也会造成损伤。” 是常见矛盾,按照不同年龄段,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会更科学。中老年人如果参加徒步或者快走,最好把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
膝痛少登山 很多中年人把登山作为平时锻炼的项目,但40岁以上的人就应该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膝关节,避免登山这类活动。因为爬山、暴走、过量活动易导致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中老年人关节腔内的“润滑液”随着年龄增大而分泌逐渐减少,甚至完全停止,关节运动时软骨直接跟软骨摩擦,而经常爬山这种磨损自然会加重,使本来已经退变的`膝关节磨损得更加厉害。“生命在于勤运动,关节在于省着用”,说的很有道理。
保护膝关节中年就该开始。首先要经常变换姿势,其次要保暖防寒,天气炎热时猛吹空调冷风,伤害更深,会埋下祸根。
扭转更伤膝 膝关节做弯曲动作时是最脆弱的时候,而膝关节左右旋转的角度小,因而弯曲的同时又侧身,膝关节最容易受伤,这就是足球运动员在快速跑动急停并旋转膝盖时更容易损伤半月板的原因。锻炼时应尽量避免爬山、爬楼梯、蹲着擦地板等使膝关节费力的动作。
现在,忙忙碌碌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可以找出种种没时间健身的理由,可我认为:因为忙碌,更得找“缝隙”健身。
多数人都是利用早晚锻炼,在我家不大可能。我家只有我们夫妻俩和小孩,父母不在身边,俩人都在机关上班,早上最迟就要6点钟起床,中午忙完已接近1点,晚上还要辅导儿子功课,10点钟才上床睡觉。时间非常紧张,有时是跑着上班,如何锻炼一直困扰着我们,时间长了,身上的毛病也越来越多,腰颈痛、高血压等多种病症开始找上门。
越来越差的身体促使我们必须锻炼身体,逐渐我在生活中发现了“缝隙”,在“缝隙”中找到锻炼身体的办法。忙碌的早上、中午不允许我们锻炼。晚上,夏天的太阳落山比较迟,我们吃过晚饭的时间也不过7点钟,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我就和妻子、儿子在院外的空地上打打羽毛球,活络活络自己的筋骨。冬天天黑得比较早,原来儿子在做作业时,我就坐在旁边看书。现在,我发现可以利用这点“缝隙”来锻炼身体。我家的院落比较大,周长有24米,我可以利用这个条件在院落快步走,每天200圈,就是4公里多,还可以利用我丢弃多年的哑铃来舞动舞动,既陪伴儿子做作业,又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遇到雨雪天,我在家里原地踏步跑,或跳跳绳。如果是寒暑假,儿子不上学,我们全家就到我们单位练练乒乓球。
自从发现可利用“缝隙”来锻炼,上下班我也不乘电梯,原来办事总要骑摩托车、坐小汽车,现在尽量步行。在办公室坐久了,也要活络活络筋骨,伸伸腿弯弯腰。现在,通过一年多的锻炼,我的腰颈痛的毛病逐步减轻,血压正常了,身体越来越好,精神也好多了。
【中年人健身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相关文章:
男士健身需要注意哪些事项12-23
大门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风水12-24
夏季健身运动注意事项有哪些12-22
刚出生的婴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2-16
腹部的健身方法有哪些12-21
健身房里有哪些常见的健身误区12-20
冬天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家居风水12-18
人们在健身中需要注意什么12-20
考研复试需要注意的问题12-22
冬天洗澡要注意哪些问题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