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的误区都有哪些
早教的误区都有哪些?在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是很注重宝宝的教育的,在宝宝小的时候就会送宝宝去上早教,其实有些家长对于早教存在一些误区,下面分享早教的误区都有哪些,一起来看下吧。
1、拔苗助长
我们都知道,拔苗助长就是没有遵循庄稼的生长规律,强行将庄稼拔高,最终颗粒无收。很多家长对宝宝的早教上,也容易出现拔苗助长的问题,比如让两岁的宝宝背唐诗,三岁的宝宝学算术等等,他们没有遵循孩子心智的成长规律,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值,导致宝宝身心负担过重,乃至对生活、学习都是以消极的心态面对。
对于幼儿来说,玩的过程就是一个最佳的学习过程,不同的玩具可以锻炼宝宝不同的能力,比如说玩积木会让宝宝更有创造力,玩皮球又能锻炼宝宝的眼、手、脚三个器官的协调性。其实,这些都是在为今后更好的学习打基础。
2、不准宝宝掰手指算数
很多家长认为,宝宝掰手指算数是一种笨方法,只有学会心算才能说明宝宝是真的掌握了。
但其实这种想法并不正确。幼儿的数字概念在2-5岁时会有比较明显的发展,他们从口头数数到点实物数数推算出总数,最终才能将书本上的数字和实物数量相结合,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宝贝手指算数,可以让宝宝从具体的物体数量上获得感性经验,这种经验越丰富,越有利于幼儿抽象数概念的形成。
所以宝宝在算算术题时不光可以允许他们掰手指,还可以使用小木棒、纽扣等等很多物体代替。
3、过分溺爱
很多家长怕宝宝摔伤,出门总是用小推车推着宝宝走;在宝宝与小伙伴发生争执时,父母会立刻去帮助孩子讨回公道;在家里,很多家长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穿衣、孩子的一切父母都包办,会给孩子带来活动能力差、社交能力差、生活能力差等等很多危害。
其实,孩子的适应能力要远远超过了父母的想象。放开手,多让宝宝做一些他能做的事情,家长会发现,宝宝的身上潜藏着如此惊人的潜能,而且宝宝自己每完成一件事情,成就感会让她更加自信与快乐。
很多父母在育儿的过程中,还会完全按照书本来养育孩子,从喂养到孩子技能的学习,他们认为书本的内容都是科学的,如果某一项技能孩子没有在书本说明的时间里掌握,那家长就认为是宝宝智力有问题。要提醒这类家长的是,每一个宝宝都有他们独特的发育曲线,没有所谓的.标准时间。如果宝宝路走得晚,不妨反思一下是不是平时让宝宝锻炼得少了呢?
幼儿早教有哪些误区
1、过高的目标
过分强调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的要求过高过严,孩子往往不堪重负。其实人生的起跑线和转折点很多,开始跑的快的,今后发展的前景未必就好。
2、视孩子为“神童”
事实上,除了少数天才外,大多分孩子的智商水准多在伯仲之间,不存在谁比谁聪明多少。非要把培养成为所谓“神童”不现实。
3、早教等于学习
其实早教最主要的是发展语言、情感、知觉感官等能力,并且诱导孩子愉悦的接受这些技能。相反,学习识字、背诗等并不是孩子智商与能力的真正体现。
4、单一的接受母语
其实只要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婴幼儿接受母语以外的其他语言没有问题。
5、早教机构大同小异
虽然国内的早教机构不少都强调使用外籍教师和双语教材,但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理念等方面多有差异。
6、家庭教育的缺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言传身教,塑造下一代的品德、性格、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等。早期教育中,父母起到他人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7、严苛的要求
孩子不可能有成人那样成熟的心智和健全的思维。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的所作所为,难免给他造成巨大压力,可使他今后生活常有失败感和挫折感,从而对人生缺乏信心。
8、“填鸭式”的知识灌输
某些家长没有认识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把早教简单的变成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使孩子丧失了玩耍嬉戏的权利,其天性过早被扼杀。
【早教的误区都有哪些】相关文章:
职场晋升的误区都有哪些12-27
哪些乐器适合孩子早教音乐启蒙12-24
关于婴儿早教12-20
早教是什么职业12-21
女人的毛病都有哪些12-21
职场的定律都有哪些12-29
面试的技巧都有哪些12-28
龙眼的食谱都有哪些12-22
孕中期的游戏胎教早教12-26
情话短句都有哪些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