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辅食添加的注意事项
婴儿辅食添加的注意事项,宝宝的健康成长需要均衡的营养支持,因此在给宝宝选择辅食时,一定要注重配方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那么,以下分享婴儿辅食添加的注意事项。
1、添加的食品应与宝宝月龄相适应
辅助食品添加得过早或过晚,都会对宝宝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过早添加不适宜宝宝消化的食品,会因他们的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引起呕吐和腹泻,导致消化功能发生紊乱。过晚添加辅助食品,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良,有的宝宝甚至会因此而拒吃非乳类的流质食品。
2、添加的食品应从一种开始逐渐过渡到多种
要按照宝宝的营养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渐增加食品的种类。一开始,可先给宝宝单独添加一种与月龄相宜的辅助食品。尝试了3-4天或一周后,如果宝宝的消化情况良好,排便也正常,那么就可以再让宝宝尝试另一种,千万不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子添加好几种食品。
这样给宝宝添加辅食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宝宝如果对哪一种食品过敏,在单独尝试几天后就可观察出来。如果某种食品在吃后的几天内没发生不良反应,表明宝宝对这种食品不过敏;若怀疑他们对这种食品过敏时,不妨过一周再喂一次,要是接连出现2-3次过敏反应,那就可认定宝宝对这种食品过敏。
3、添加的食品应从稀逐渐变稠
一开始,只能给宝宝添加流质食品,逐渐变成半流质,最后发展到固体食品。因为,宝宝还未长牙齿,液体食品对宝宝更适合。如果马上给宝宝添加半固体或固体的食品,肯定会使他们的胃肠道负担太重,结果因难以消化吸收而发生腹泻。
正确的做法是,按照宝宝消化道的发育能力及牙齿长出情况逐渐过渡,即从喝菜汤、果汁、米汤过度到米糊、菜泥、果泥、肉泥;继而一点点变成小块的菜、果及肉,或从米汤、烂粥、稀粥过渡到软饭。这样,宝宝才能消化吸收得好,不至于出现消化不良等反应。
4、添加的食品质地应从细小逐渐变粗大
给宝宝做出的食品,颗粒要细小,口感要嫩滑,多做些“泥”状食品给宝宝吃,如菜泥、胡萝卜泥、苹果泥、香蕉泥、蒸蛋羹、鸡肉泥、猪肝泥等,以便利于培养宝宝的吞咽功能,为以后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打下基础。
同时,也可让宝宝从小熟悉各种食品的天然味道,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而且,“泥”中含有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等能促进肠道蠕动,好消化,也有利于宝宝排便。
待宝宝就要长牙或正在长牙时,可把食品的颗粒逐渐做得粗大一点。这样,可促进宝宝长牙齿,并能锻炼他们的咀嚼能力。可以从喂菜水开始,一点点试喂菜泥、细菜泥、粗菜泥、碎菜和煮烂的蔬菜。
5、添加的食品应从少量逐渐增多
每添加一种新食品,注意刚开始的时候每天只能给宝宝喂上一次,而且量不要大,以后在慢慢增加。比如加蛋黄时先给宝宝吃四分之一个,3-4天后宝宝没有什么反应,而且在两餐之间无饥饿感、排便正常、睡眠也安稳的情况下,可再增加到半个蛋黄,以后依此渐增至一个整蛋黄。
6、一遇宝宝不适应马上停止添加
宝宝吃了新添加的食品后,妈妈要密切观察他的消化情况。如果出现腹泻,或大便里有较多的黏液等状况,要赶快暂停下来,待恢复正常后再从少量重新开始添加。需要妈妈了解的是,宝宝在最初吃辅助食品时,可能大便会出现一些改变
如便色变深、呈暗褐色或可见到尚未消化的残菜,这不见得就是消化不良,只要大便不稀、没有黏液,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需要调整的是,添加食品的速度不要太快,以便让宝宝消化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如果遇到宝宝生病或天气太热,可以推迟添加辅助食品的时间。因为,宝宝在这些时候大多情绪不佳,身体状态不稳定,不容易接受辅助食品。最好在他们的健康和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如果宝宝病情较重时,即使原来已添加的食品也应适当减少,待病愈后再恢复正常。
1、选择健康的食材
给宝宝,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宝宝添加辅食,一定要选择新鲜的食材,最好是当天买当天吃。另外最好选择皮、壳比较容易处理的食物,以尽量减少使宝宝摄入残留农药和其他细菌的机会。
2、烹饪时要注意卫生
制作前必须剪短指甲,用肥皂洗手;患传染病或手部发炎时,不要为宝宝制作辅食。用来制作和盛放食物的各种工具要提前洗净并用开水烫过。蔬菜或水果最好反复清洗,另外可以给宝宝准备一套专用的工具,如榨汁机、研磨器、干净纱布等等,不要和成人的用具混用。
3、制作辅食的注意事项
要根据宝宝的消化能力来调节食物的形状和软硬度。开始时可将食物处理成汤汁、泥糊状,慢慢地才过渡到半固体、碎末状、小片成形的固体食物。烹饪时最好少放糖、不加盐、不加调味品,但可添加少量食用油。
4、辅食要注意营养搭配
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在互相搭配时会产生互补、增强和阻碍的作用。妈妈们在给宝宝准备辅食的时候,同样要注意食材的搭配,给每一种食材找到它的“最佳搭档”。
5、不吃不强迫,少量尝试
在宝宝添加辅食阶段,如果宝宝不吃,妈妈也不要强迫吃,建议让宝宝少量尝试。宝宝不喜欢某种辅食,会用舌头顶出食物,这个时候妈妈将宝宝吐出的食物擦掉后再尝试。如仍不喜欢,那可能是Ta不喜欢那种味道,可换一种接着尝试。
宝宝为什么要添加辅食
1、母乳宝宝在经过6个月以后,妈妈的乳汁分泌量会逐渐减少,宝宝的食量也已经开始增加,这时光喝母乳已经不足以应付宝宝1天的营养。
2、6-12个月大的宝宝,正是发展咀嚼与吞咽的关键期,对于宝宝来说,咀嚼与吞咽能力是需要学习的,如果没有练习,到了1岁以后,就会拒绝尝试,即使宝宝肯吃,有时也会马上吐掉,造成喂食上的困难。
3、辅食能提供更多元、完整的各种营养,包括:热量、铁质与维生素,甚至是微量元素如锌、铜等。逐次给与不同种类的辅食,可以让宝宝习惯多种口味,避免日后出现偏食的现象。
4、宝宝4-6个月大的时候,肠胃淀粉酶及各种消化酵素已经开始分泌,表示消化及吸收功能已经逐渐成熟,这时就可以开始练习吃辅食,以增加肠胃道功能,同时宝宝营养足够,才能更加茁壮。
宝宝辅食食谱的做法
1、婴儿米糊
适用对象: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
做法:
1)在碗内加入婴儿米粉。
2)把母乳或配方奶分数次加入米粉内,并用匙?拌匀。
温馨提示:
1)若使用奶米粉,则只需用暖开水来冲调。
2)不同品牌的婴儿米粉的冲调方法有异,请参考罐上的指示,或按宝宝可接受的稀稠程度冲调。
3)可在婴儿米糊加入水果蓉、菜蓉或其他泥蓉状的食物。
2、白粥
适用对象:7-8个月的宝宝
做法
1)洗净白米,以水浸泡约1小时。
2)煮滚适量(详见下方的“温馨提示”)的水,加入浸好的白米,再用大火煮滚。
3)水沸后,转中慢火至白米开花,期间间歇地用汤勺搅动。
4)当煮至适合的稀稠度,便可关火。
温馨提示:调较米和水的比例,便能烹调不同稀稠度的粥和饭!7-8个月的宝宝要吃稠粥,也就是半杯米配三杯半的水,粥的稠度要以粘在勺子上不往下流为准。
3、菜蓉/菜碎
适用对象:7~10个月的宝宝
做法:
1)把菜洗净,然后用水浸泡1小时。
2)把菜放进沸水焯1分钟。捞起菜沥干,然后倒去焯菜水。
3)把菜放在处理熟食的砧板上,切去颈部。
4)用交叉方式把菜叶切成适合粗幼,便可用来烹调宝宝食物,如菜粥。
5)把切碎的菜叶放在滤网上,用魔棒或汤匙过滤成质感幼滑的菜蓉,给未能进食菜碎的宝宝。更简单的方法,把菜叶切段后直接放进搅拌机搅拌成菜蓉即可!
温馨提示:把蔬菜放在水中浸泡1小时和滚水焯1分钟,能有效减少蔬菜中残余的有害化学物质。
4、马铃薯容
适用对象:6个月以上的宝宝
做法:
1)洗净马铃薯,去皮,切件。
2)把马铃薯放入滚水中,煮至叉子可轻易穿过(约需10—15分钟),然后捞起。
3)趁热用叉或匙把马铃薯压成蓉,期间可加入少量暖开水,令薯蓉湿润较易压成蓉。
4)加入适量暖开水/母乳/配方奶/牛奶,拌匀病调较至适合的稀稠度。
5)把马铃薯蓉放在滤网上过滤,调成幼滑的马铃薯糊。
温馨提示:
1)这方法也适用于番薯、南瓜、红萝卜、冬瓜、节瓜等。
2)要从少量开始,观察宝宝有无不良反应,然后慢慢的再加量
宝宝添加辅食的注意事项
1、热量来源食品:断奶食品需要从米粥开始吃起,需要随着宝宝的月龄二递增,满周岁后必须让宝宝吃点心以补充不足的部分。
2、维生素、矿物质来源食品:让宝宝从容易捣磨、涩味低的蔬菜开始吃起,大量摄取黄绿色蔬菜,均衡摄取蔬菜和水果。
3、蛋白质来源食品:无论宝宝多想吃,都必须遵守基准量,以免宝宝吃过量。为了预防过敏,坚守适当时期给宝宝吃适当食物的原则。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必须均衡摄取。
【婴儿辅食添加的注意事项】相关文章:
妈妈制作孩子辅食的注意事项04-20
鱼搭配什么辅食04-17
两岁前不能吃的辅食有哪些04-18
新生婴儿喂养注意事项04-18
鱼食的简单搭配04-17
如何和刚添加的客户沟通04-06
梦见被丢弃的婴儿04-08
婴儿照蓝光的小贴士04-06
婴儿便秘的症状表现04-20
重度地贫婴儿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