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就业难毕业生还能怎么调
面对就业难毕业生还能怎么调,有报道称,北京、上海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不足三成。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调整心态,改变观念,不要眼高手低,来看面对就业难毕业生还能怎么调。
笔者“有幸”曾毕业三次,在各大招聘会上经历了三轮考验。就笔者所闻所见,一个既无显赫家庭背景,又非名牌学校精英的普通学生,
如果在毕业之初还期冀能够找到一个待遇高、有发展前景的工作的话,在经过多次应聘被拒的打击之后,找到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就成为眼前最紧要的事。
能养活自己,这个要求高吗?我们可以算算。在北京,往最低算,每月必须支付1000元的房租,仅限于五环外拼租;必须支付200元交通费用,仅限于公交和地铁;
还必须花1000元饭费,也仅限于填饱自己的肚子。除此而外,买生活必需品要花钱吧,治病要花钱吧,一般的社会交往要花钱吧。每月必须的开销有多少,大家心里应该有个谱。
央视新闻1+1报道中提到的小范,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他的条件是2500元起薪,并且不介意从底层销售员做起。这样的要求已经低无可低,但仍没有找到岗位。
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从“吃官饭”变成在市场中找饭吃,从赚取稳定收入到满足生活必需,毕业生的心态已经调整的够多了。在生活的压力下,他们还能调整什么?
有人常常以大学生当“猪肉倌”、研究生“扫厕所”为例,劝诫学生先就业再择业。这种就业方式可以被理解,但不应成为常态。
众所周知,经济增长放缓,毕业生总量增加,结构性矛盾突出,这三重压力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毕业生调整心态、改变观念,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难问题,却无法增加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岗位,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
增加适合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要从“教育”和 “市场”两方面入手。就教育而言,要转变重理论轻实践、重概念轻能力、重招生轻就业的旧有教育培养模式,针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培养市场所需的人才。
近些天,“不做工科女”、“换专业”等图片在网络上流传,这就是对调整教育模式适应就业需求的一种现实表达。
就市场而言,关键是发展高端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能够在高端产业中更有适应性、更有用武之地。欧美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主要的吸纳池,就是高端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现代服务业。
就业难不是一个新问题,多年的积累,已经让这一难题,难上加难。面对日益沉重的就业压力,个人调整的作用已经非常有限,必须下决心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近年来已成为中国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去年年末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无疑又给国内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雪上加霜。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数据显示,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预计为610万,而2007年和2008年毕业的495万和560万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
上海社科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指出,高等教育过度扩招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虽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长,但如果短期内扩招的学生数量超过市场吸纳量,就业难的问题就会凸显出来。
“过量扩招虽然加大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但同时也造成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部分学生毕业后,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周海旺说。
中国高校自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1999年和2000年,招生规模分别比上年增长了41.20%和30.77%。涌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连续几年大幅增长,找工作变得越来越难。
上海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汉龙则认为,扩招计划还是符合当时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需要的。
“80年代初,大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返乡,此时的中国迎来了一个生育高峰,这一代长到19岁后,需要接受高等教育,而那时中国的教育也面临着市场化、规模化的需求。”
他说,从长远来看,高等教育扩招于中国也有利于提升中国国民的整体素质。
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汪怿则建议:“中国目前正处于从工业化初期到中期的转变中,在这个阶段,应适当扩大针对专业应用技术的高职类院校的招生规模,
而减少一些综合性大学的扩招配额,这样,中国的教育培养模式就更有针对性,既培养了技能型人才,也为综合性大学提供了充裕的师资力量和环境去培养精英。”
汪怿还指出,就业难的另一个原因,是就业市场供需脱节问题,即高校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不配套,毕业生在动手能力和知识储备等很多方面,都没有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中国政府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非常重视。1月7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会议研究制定了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等7项措施。
此外,为解决就业难问题,上海、福建和辽宁等省市的地方政府开展了“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的计划,
由政府出面协调,企业为毕业生提供半年左右的见习岗位,政府和企业共同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见习期满表现优秀的毕业生可以留在企业成为正式员工。
12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学生们座谈就业问题时,校长李未提出一个建议,即该校年度经费超过10亿,能否让一部分毕业生以研究助理、研究助手的身份留校两三年,
完成学校科研,增加自身技能。他说,学校至少能以这种方式留住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减少对社会的就业压力。总理当即表示赞成,并承诺亲自解决学生们的“社会保险”问题。
此外,为拓宽就业信息和渠道,汪怿建议各地的人才市场服务机构要走出地方化。此外,他建议大学生们去做“村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面对就业难毕业生还能怎么调】相关文章:
毕业生灵活就业协议怎么解除03-31
大闸蟹蘸料怎么调04-05
家常凉菜配料怎么调04-07
藕怎么调凉菜好吃04-02
三用淋浴花洒怎么调04-01
丸子汤的汤汁怎么调04-05
调凉菜的菜怎么处理好看04-01
粉底液暖调和冷调怎么选04-05
升职后怎么面对原来的同事04-08
灵活就业社保怎么交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