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制止别让孩子讨人嫌
及时制止别让孩子讨人嫌,好孩子的发展离不开家庭的努力,由于对孩子过于溺爱,使得一些小朋友养成一些让人讨厌的性格或习惯。为大家分享及时制止别让孩子讨人嫌。
太好动
有的孩子十分好动,根本就安静不下来。比如在吃饭的时候,他们喜欢敲碗碟,把饭菜弄的满桌子都是,甚至离开餐桌到处跑,就是不吃饭。
应对措施:孩子们做出这些事情,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引起爸妈的注意?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兴奋?还是因为太调皮?所以爸妈应该首先搞清楚孩子好动的原因。如果是为了引起注意,那么爸妈要陪伴、关爱孩子;如果是因为兴奋,那么爸妈记得想法让孩子冷静下来;如果是调皮,那么爸妈要适当管教,别让孩子太放肆。
没有礼貌
有些孩子见到长辈不打招呼,有好吃的只顾着自己,玩具也不喜欢和别人共享。甚至有些孩子还会爆粗口,喜欢挥舞拳头。
应对措施:孩子没有礼貌往往是爸妈惯出来的,所以如果你想孩子有礼貌,那么就别太溺爱孩子了,应该教会孩子基本的礼仪,告诉孩子如何尊重别人。
破坏性极强
有的孩子们毁坏欲强,喜欢到处搞破坏,甚至去别人家也不停手。如果孩子们这种故意破坏行为不加以制止,那么孩子们日后就会成为很危险的人物。
应对措施:面对孩子的破坏行为,爸妈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要正视对待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特意破坏东西,那么就应该让孩子受到一点小惩罚。当然,惩罚孩子的方式也别太过了。
1、孩子过分依赖别人的评价,源于父母的过度表扬或批评。
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受愉快教育理论的影响,平时喜欢无原则的表扬孩子,结果导致了孩子缺乏自我意识,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每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拒绝去做。
同样,过度的批评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看不到自我。因此,孩子出错时,家长需要有分寸地指出其错误在哪里,从而帮助其吸收教训,改正缺点。
2、孩子固执、任性,源于父母过于民主。
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学历层次较高的,把家庭教育中的“民主”管理看得很重,不管大事小事都寄希望于“晓之以理”,结果是理没谈成,孩子却被惯坏了。原因是孩子(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判断力,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依赖父母的指导,如果对其过于民主,很容易把孩子宠坏,使其变得固执、任性、为所欲为。
因此,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以理服人,而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带有强制性的教育管理仍是必不可少的。
3、孩子犯错屡教不改,源于父母滥用奖励、缺少惩罚。
孩子缺乏是非判断能力,为了帮助其明辨是非,父母应该在平时养成奖惩分明的习惯。有些父母信奉“棒打出秀才”的观念,而另一些父母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只习惯于使用奖励,从来不惩罚孩子,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孩子如果犯了错误,适度的惩罚是应该的。
当然,惩罚并不专指打骂、责惩孩子,其方法和形式可多种多样,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了。相反,如果在不适当的场所或时间滥用奖励,也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孩子在墙上乱画画,本来父母只要及时制止和教育就可以了,可有的父母偏要使用奖励的方法,“如果你不往墙上画,明天给你买个新玩具。”显然,这种方法会纵容孩子今后为了得到玩具而明知故犯。
4、孩子不服从管教,源于父母间的教育意见不统一。
由于各种原因,绝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分歧。聪明的父母会避开孩子单独商讨,以求在达到意见的统一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然而,也有不少父母缺乏沟通而对教育子女的问题固执己见,甚至在孩子面前公开吵架,这种现象的直接危害是让孩子感到缺乏安全感、不知所措。
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应注意保持意见的一致,切勿互不相让。因为如果孩子认同了父母某一方说了算,日后当这一方不在场时,另一方将很可能无法说服、管教孩子,从而给正常的`家庭教育带来人为的障碍。
5、孩子缺乏自信,源于父母的盲目扼杀和过分保护。
有些父母对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揽,像老母鸡护小鸡似的整日将子女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下,连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让他们做,甚至将子女的活动范围也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内。这种过分的保护,严重干扰了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社交困难、缺少自信、优柔寡断,甚至缺少道德情感和责任心。
与此相反,有些父母则总是主观地否定孩子的言与行,喜欢拿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做比较,甚至用过高的成人化标准要求孩子。长此以往,就会将孩子的积极性、上进心盲目扼杀,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无能,自尊心和自信心被无情的摧毁。
【及时制止别让孩子讨人嫌】相关文章:
别让孩子总是说自己不行12-16
别让孩子过度依赖电视机12-18
别让挫折教育走上歧途12-22
面试别让表达能力绊了腿12-13
宝宝出生后头皮有鳞屑应及时清理12-23
孩子该有孩子样儿12-21
理解孩子包容孩子的过错12-18
留给孩子自由空间尊重孩子隐私12-18
孩子爱玩手机如何帮孩子改正12-16
赏识孩子要有度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