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让孩子在劳动中训练技能


让孩子在劳动中训练技能,素质教育的呼声日见高涨,到现在大学甚至将“劳动服务”列入必修课程,若从小就培养,也就不用等长大才费心教育了。看看让孩子在劳动中训练技能。让孩子在劳动中训练技能11.自我服务一般

让孩子在劳动中训练技能

  让孩子在劳动中训练技能,素质教育的呼声日见高涨,到现在大学甚至将“劳动服务”列入必修课程,若从小就培养,也就不用等长大才费心教育了。看看让孩子在劳动中训练技能。

  让孩子在劳动中训练技能1

  1.自我服务

  一般地说,儿童参加劳动越早,对他进行的劳动教育就会越有成效。孩子参加劳动的方式和限度决定于他的年龄特征和个人特点。对学前幼儿来说,首先面对的劳动就是自我服务性的日常劳动。

  自己穿衣服。幼儿到一定年龄,就应要求他们自己穿戴衣帽。自己穿衣服可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起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一些动作的协调有一定的训练作用。穿上衣服之后,对正纽扣,检查鞋子的左右。在初期,穿什么衣服由家长为孩子准备,然后逐渐与孩子商量,最后完全由孩子自己选择。

  自己走路。有许多孩子在不会走路时要求家长扶着走,但会走且能熟练走路了却缠着让大人抱。甚至自己摔倒了,趴在地上不起来要等大人去扶。自己走路可保持身体平衡,对发展腿部肌肉以及骨骼的生长都有一定好处。刚会走路的幼儿,每天让他们自己走一定长度的路是有好处的。对摔倒的孩子要鼓励他们自己爬起来,并用“你很勇敢”这样的话做暗示,孩子对处理自己造成的麻烦就会充满信心。

  自己吃饭。孩子早期学习自己拿汤匙、筷子吃饭,对手部运动的平衡是极好的训练机会,而且手指的活动对孩子的发育也极有好处。可先给孩子提供一些容易夹住的块状食物(做饭时注意切成块状即可),逐步让孩子锻炼。孩子还会因自己夹食物吃的成功而产生自信心,当然这要随时予以鼓励。另一方面,孩子自己吃饭,可自然地控制饭量的多少,有的家长老担心孩子吃不饱,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消化不良。

  自己洗脸和手。清理个人卫生也是自我服务性劳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要鼓励孩子自己洗脸、洗手。每天饭前便后洗手,养成习惯。

image.png

  自己洗衣服。孩子长到一定年龄,就要对孩子洗干净自己的衣服提出要求。当然可以先让孩子自己洗小毛巾,洗完脚后自己洗袜子,逐步发展到养成自己洗衣服的习惯。

  自己收拾玩具。前文曾讲到自己动手制作玩具,也谈过应要求孩子自己收拾自己玩完的玩具。这样做可对孩子责任心的形成有所帮助,另一方面也可训练孩子归类、处置事物的技能。

  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可以自行处理的事情,这时是对孩子施以自我服务劳动训练的好时机,家长切莫万事包办,丧失教育良机。

  2.家庭日常生活劳动

  家庭日常生活劳动是对孩子施行劳动教育的第一个学校。儿童学着为亲人做好事,帮助大人干活,并感到自己是具有一定责任的家庭成员,在家庭中共同劳动的乐趣有助于儿童确信自己已成为一个对家庭有用的人,可让孩子在认识到自己的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合作精神。

  清理居家环境。清理居家环境是每天都要做的一项家务。在孩子还小时,可在家长收拾时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捡起掉在地上的废纸、小范围的扫扫地或拖拖地,这样可以训练孩子手臂的肌肉组织,也可逐步培养孩子认真细心的习惯。有的孩子都快高中毕业了,他的房间还乱成一团,需要家长为其整理,这些都是没有从小教育的结果。如果家里养了花草或鱼等动物,则要提醒孩子浇水、换水,以形成其责任心,也为孩子观察动植物的生长习性创造了机会。

  参与料理。一个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孩子的妈妈突然病得厉害,要孩子把在厨房烧开的水倒入水壶中。孩子拿起开水壶后发现瓦斯炉的火还在烧着,就顺势用壶里的水把火浇灭,导致瓦斯中毒。许多年轻人结婚后因不会做饭而困扰,这些属于人的基本生活技能,家长一定要注意。在你准备饭菜时,应有意地安排孩子参与,当然不必每顿饭都要孩子亲手去烧,但必要的劳动还是应该的,这耽误不了孩子多少学习时间,却能使孩子受益匪浅。如可把洗菜或拣菜的工作交给孩子,托孩子烧水或关掉煤气,看看烧菜的程序等,必要时让孩子动动手。

  为家长分忧解劳。孩子如能学会照顾大人,为大人分忧,是教育成功的标志之一。会体贴家长的孩子更容易与别人合作。在家务劳动中要充分体现孩子劳动并非是在分担家长劳动,而是孩子理应承担的生活责任,是自己的事。

  当然,家务劳动也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工程,让孩子在承担家务中形成劳动观念,训练一定的技能,但也不可把家务全抛到孩子身上,这样就走到另一极端了。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3.学校日常劳动与公益劳动

  家长应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使其承担在学校的日常生活劳动和自我服务劳动。如保持教室和全校的整洁,照管室内植物,进行倒垃圾、擦黑板等值日活动。学校一般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出适当的活动安排。这些劳动有助于培养儿童的个人品质,如坚持性、顽强精神、主动性、勤勉、责任心等。

  学校也可能会组织一些社会公益性劳动,如清理附近环境的卫生死角、做义工等。在这些劳动中,孩子也可对劳动的意义增进认识,同时也是孩子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其中许多劳动技能的训练都可能被转移到以后的劳动技能上去。

  让孩子在劳动中训练技能2

  地震貌似已经远去去了,其实远远没有,留下的那许多急待解决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恐怕难以圆满解决。

  今天听了《锵锵三人行》中客座心理专家的话,很受触动。专家说他在电视上看到,很多抚慰者会对其抚慰对象说“要坚强,要勇敢,要好好活下去。”之类的`鼓励说辞,其实这样的说法非常不正确,不但起不到安抚作用,反而会给受难者施加很大的压力!那怎么说才是正确的呢?专家说,其实只需要转变一下话语方式,将“你要坚强,要勇敢,要好好活下去”说成“你已经很坚强,很勇敢了,你是我们的骄傲。”那么,被抚慰者从中感受到的则会是完全不同意味。

  对这番话,我回味了很久很久。一个受到严重心灵创伤的人,最需要的是旁人的感同身受,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伤痛根本没有任何话语可以安慰,那些干巴巴的“要坚强要勇敢”就像来自一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完全不起作用。

  很自然的想到平日里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没有设身处地是很多家长常犯的错误,我们通常会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强加在孩子身上,无论是用呵斥或循循善诱的语气,都掩饰不住“你必须听我的”意思。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理解和接受事物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不光和大人不同,不同孩子之间也是不一样的,可由于缺乏耐心,父母通常采取比较单一和粗暴的方式,不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感受,而是最终通过施加压力让孩子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但为什么要接受这一些,孩子往往不会明白,也很难从大人这里得到合理的解释。其实理由很简单,因为甚至连大人自己都没有想清楚,自己让孩子这么做合理性究竟有多少。

image.png

  其实,互换角色教育法目前是育儿教育经常提倡的一种方法,以游戏的方式,旨在通过和孩子的身份互换,让孩子能够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和立场,体谅父母的苦心,从而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那么反过来,难道我们自己就不应该常常在精神上主动换位吗——多召唤自己童年时候的记忆,多理解孩子的需要,减少一味批评、指责的强硬态度,我相信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小宝贝,会怀有一颗善良健康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将来的一切,而不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对事情的恐慌。

  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因此对于赞美也很悭吝,尤其对自己的孩子,非但不喜欢表扬,甚至在别人夸奖自己孩子的时候,除了说“哪里”外,还会找出另外的不足之处加以贬低,仿佛不如此孩子就会骄傲自满得飞上天。

  我非常不认可这样的作风,我的做法是:在别人当着我和儿子的面夸奖他时,如果情况属实,我不会表现出夸张的兴奋,如果言过其实,我不会断然否认,而会附和着说“嗯嗯,还行吧。”要知道,无论多大的孩子都非常敏感,而且对别人的赞美也非常渴求,被人肯定后非但不会骄傲,反而会努力做好以名副其实。这个情况与文章之前提到的地震专家的理论相互呼应,当一个人被肯定后,他的自豪感会放大,继而激发出更大的潜力,但如果在努力没有得到任何肯定的情况下被要求再好点,再更好一点,恐怕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结局了。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孩子每分每秒都在成长,我们对孩子的变化一定要看分明。今天儿子跟他爸爸通电话时居然主动问他:“爸爸地震时候你去哪里?”我非常吃惊,陕西今天又发生一次5.4级余震,可能我们大人在讨论时他留心听了去,并且懂得用来关心爸爸的安危了。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如果最终没有放出应有的光彩,最大的责任应由家长来负。

【让孩子在劳动中训练技能】相关文章:

让孩子从小参加家务劳动01-02

让孩子在锻炼中学会战胜自我12-26

不想让孩子戴眼镜12-25

如何让孩子心智成熟12-29

测试你技能中的短板在哪01-01

要如何让孩子不再懒惰12-29

如何引导让孩子爱上读书12-27

让孩子学着自己分配时间 12-26

健美训练中的要素12-24

让孩子坚持不懈的秘诀12-30


猜你喜欢